安徽花木不甘落后求发展
发布者:何小唐 发布日期:2004-03-15 点击次数:744923
在全国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,安徽省的花卉业呈现出不甘落后的发展势头。据不完全统计,2003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已超过1.6万公顷,其中观赏苗木达0.8万公顷,销售观赏苗木近7000万株、盆栽植物760万盆、鲜切花8000余万支。目前,全省的花卉市场有40多家,大中型花卉企业近400家,花木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。
花卉亮点显特色
与花卉发达省份相比,安徽花卉产业略显落后,但产业中不乏一些亮点。据安徽省花协秘书长荚福生介绍,由省花协科研示范基地科苑园林公司承担的“红叶酢浆草快速繁育”课题实现了红叶酢浆草的规模化生产,使该基地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红叶酢浆草生产基地,2003年销售种球(苗)13万株。同时,基地还储备了金边书带草、金叶过路黄、菲白竹等10多种彩叶地被植物,也将陆续推向市场。
安徽的国兰资源丰富。早在1992年,兰花专家李仁韵就在合肥创建了神韵花卉研究所。研究所在收集、驯化野生兰花的基础上,选择了适应性强的兰花品种进行大规模的繁殖、生产,想让国兰走进寻常百姓家。目前,研究所的兰花存圃量已有200多万株。
安徽龙大公司是一家以花卉服务为主的企业,仅花卉租摆业务一项就拥有400多家客户。公司还在7年多的经营实践中,总结完善了一套租摆业务流程,使租摆服务更加规范。
在合肥,有安徽省最大的花卉市场--裕丰花卉市场,占地3万多平方米,有150多个摊位。市场分三期建成,徽派建筑以及花园式的绿化,为其打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记者在市场采访时了解到,有不少一期入驻的商户逐步发展起来,有的还在摊位后面建起了生产大棚,经营规模不断扩大。
苗木品牌渐形成
由于地理位置独特,安徽日渐发展成为江、浙、沪等周边省市服务的苗木大市场。同时,肥西、芜湖的苗木正日渐形成品牌,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。
位于合肥郊区的肥西县,从事苗木生产的农户有1.5万多户。该地区的红叶李等苗木产品已是名声在外。2002年,这里还建成了三岗苗木花卉综合市场,为促进苗木的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。
芜湖县的苗木生产以清水镇为中心,该地区的苗木生产历史悠久,樟树、女贞、桂花、玉兰等苗木是这里的特色产品,具有较高的知名度。为了推动苗木产业的升级换代,芜湖县、清水镇分别成立了苗木协会、苗木商会,有计划、有指导地帮助苗农进行生产和销售。近年来,清水镇每年在春季都要举办苗木交易会,对销售产品和提升地区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针对问题想对策
荚福生告诉记者,安徽花卉业的问题在于:首先是全省缺少统一规划,各地区发展花卉产业的积极性虽然比较高,但有大部分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,缺少核心竞争力;其次是总体生产规模还比较小,集约化经营水平比较低,处于数量型增长阶段,经济效益不明显;第三是在投入、政策扶持等方面还不够到位;第四则是各级花卉协会由于受人员、资金等限制,未能很好地发挥职能作用,行业管理、指导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荚福生说,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,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,在政策、资金等方面给予花卉业更多的支持;遵循“特色化、区域化”的思路,依托现有的专业户、专业村、专业镇,落实“一基地一品牌”战略,如皖南的徽派盆景基地、合肥的兰花基地、芜湖和肥西的绿化苗木基地以及歙县的食、药用菊花基地等;花协还要积极与安徽农大等院校开展合作,加强培训工作,提高从业者的业务素质,为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。
--来源:【中国花卉报】